黄陵故事︱赏心悦目的黄陵面花 |
[ 来源: | 作者:本站 | 发布时间:2020-06-21 | 浏览:2521次 ] |
历史灿烂而有锦绣人文,山水奇绝而生万千气象。自黄帝划野大禹分州,桥国始 ,时光已越过万水千山,倏然而逝五千年。向路问史,黄陵是历史与文化滋养的沃土,是智慧与豪情淬炼的城池。轩辕百代、山歌水颂,汉武遗韵、沮水秋风,暮雪朝霜、英雄意气。岁月川流,黄陵人踏歌而行,有故事、有乡愁、有温度、有气质。《黄陵故事》我们一起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与黄陵同行。今天的《黄陵故事》邀您一起去看看赏心悦目的黄陵面花。
黄陵面花自古以来就与黄帝的祭典紧紧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传说神农氏尝百草、识五谷(据《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自此,先民们便告别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进入了农耕的文明时代。“黄帝崩、葬桥山”(据司马迁《史记》),当时人们为了缅怀黄帝功德,祈求风调雨顺,在祭祀黄帝的过程中,以太牢(指三牲:豕、羊、牛)、时令水果、鲜花、五谷而供奉于灵位之前,行三拜九叩之礼,至虔至诚,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从而用面粉做出各色动物、花卉来替代三牲、花卉,用面花祭品祭祀祖先这一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由官方向民间转化,同时也紧紧地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岁时节令、婚丧嫁取、生儿育女等结合起来,更加增加了面花在民间的普及性和平民化特征,时代发展到今天,面花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成为祭祀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陵面花在黄陵民间文化中有极强的代表性,她起源于对黄帝的祭祀,又融入黄陵人日常的生产生活,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化,这种习俗已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是人们内在心灵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体现,是黄陵人数典崇祖、不忘恩德、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
黄陵面花制作工艺精巧,作工流程复杂,工序繁多,制作出的面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赏心悦目,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他折射出黄陵作为轩辕黄帝故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黄陵民俗文化历史悠远、丰富多彩的总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