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这五年 |
[ 来源: | 作者:本站 | 发布时间:2020-09-27 | 浏览:3147次 ] |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沧桑,黄帝陵已成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象征,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这些都赋予黄陵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近年来,黄陵县紧紧围绕“全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智慧化服务、多元化融合”的思路,全面促进城乡融合、景城融合, “景区、园区、城区”一体化规划、融合互动,丰富了黄陵旅游内涵,实现了从“一日游”向“多日游”“过境地”向“目的地”的转变和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旅游产业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文旅融合 给旅游增活力添魅力
中华始祖堂讲解员 张苗:欢迎大家来到国家AAA级景区中华始祖堂,了解源远流长的黄帝文化和中华文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步入中华始祖堂,就请各位和我一起走进“人文初祖”黄帝的传奇一生。
最近,来中华始祖堂参观、研学的人特别多。这里通过八个展厅、70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运用立体声光影像、群雕、模型、碑刻、创作画等手段生动讲述了黄帝传说、黄帝功绩、守陵护陵等七大方面内容,向游客展示黄帝传奇一生。在讲解员娓娓道来的讲解中,游客对黄帝文化、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河南游客 张东明:黄帝是人文初祖,对于人类的发展做出了非常伟大的贡献。来黄帝陵就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完这里之后,我更想去黄帝陵实地感受一下。 江西游客 聂璇:来黄陵主要是想学习一下中国的历史文化,参观完觉得中华的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更要勿忘历史,爱我中华。
为了增加游客的体验感,中华始祖堂还推出了互动体验项目活字印刷术和姓氏打卡签到。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刷墨、铺纸、拓印的全过程,体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同时还可以点亮姓氏树、查询姓氏起源和发展,了解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姓氏文化。 中华始祖堂宣传总监 冯仕媛:中华始祖堂是一个文化性质的场馆,除了普通接待游客以外呢,我们也有针对学生团体的研学游和政企单位的文化培训。我们现在也和黄帝陵、壶口以及西安的一些景区共同开发了培训的旅游线路,更好地传播黄帝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我们和陕师大合作,引入人机交互等体验性的内容,让游客来到我们这里更有参与感。
看着游客认真观看展陈内容,不时拿出手机拍摄,中华始祖堂也成为了多维度、多角度的展示中华文化祖根,展现黄帝文化、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平台,黄陵旅游也实现了“景点游”向“文化游”的华丽转变。
提升服务 让旅游更舒适更便捷 和中华始祖堂一样,黄帝陵游客中心也在发挥着综合性旅游服务设施的重要作用。集旅游接待、住宿、停车、交通换乘,景观绿地为一体的黄帝陵游客中心项目,使黄陵县的旅游发展更趋专业化。临近双节,黄帝陵游客中心也在积极准备,完善标识标牌,严格食宿管理,准备为来黄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服务。 延安旅游集团黄陵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强:此次迎双节,我公司做了大量的安全应急疏导预案,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演练,保证每一位游客能够在黄陵尽情享受此次双节假期带来的快乐,欢迎广大游客来黄陵游玩。
黄帝陵游客中心建成后,黄帝陵景区游客中心及售票系统于今年4月也搬迁过来,3500平方米的新售票大厅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黄帝陵管理局票务科科长 刘云录:我们依照景区规章制度,积极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落实好门票价格,同时执行好特殊人群优免政策,总体上运行至今情况良好。
目前,票务服务中心设有6个购票窗口、4台自助售票机,游客还可以扫码购票。目前新增的售票系统已经全部完成,布展装饰工程还在进一步完善当中,力争使游客刚进入黄陵县城,就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李延平:中华始祖堂和黄帝陵游客服务中心的建成,是我县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过程中的有力举措,这两个项目提升了我县旅游的文化品位,完善了服务功能,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色彩,让黄陵旅游更有内涵、更有意境、更有品味。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黄陵县依托“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国家公祭活动,展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品牌形象。通过集中推出、打包推介、创意推广等方式,搭建节会平台,打响清明公祭、中秋圆梦、重阳民祭、两岸同祭祖、户外公开赛等节庆活动品牌,积极打造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如今,黄陵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攀升,来黄游客的好评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来自北京的刘大庆夫妇俩今年自驾游的第一站就选择了黄帝陵,参观完之后,夫妻俩也是十分激动。
北京游客 刘大庆:总觉得陕北好像就是黄黄的一片,是黄土地。没想到这里真的是青山绿水。感到这里的旅游环境特别好,看到了那么多粗壮的古柏,代表我们中华文化上下5000年一脉相承。现在全世界的华人都会到这儿来祭祖,我感到这个地方还真是了不起。
近年来,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智慧旅游数据中心相继建成,沮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的滨水旅游廊道等基础设施,让黄陵县的环境逐步提升,全民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使身处其中的老百姓也享受到了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市民 张云峰:黄陵这几年绿化好,卫生特别干净,出门散步心情也越来越好,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大景区了。
市民 曹晓敏:我每天送完孩子都来湖滨公园走一圈,感觉心情特别好,空气特别新鲜,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了。现在快过国庆节了,新增了好多花儿,让人心情非常舒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非常幸福。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全域旅游的“黄陵模式”,黄陵县斥资打造“一核一园多节点、八景九水绕龙乡”大景区格局,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精心打造,有机串联黄帝陵景区、森林公园、万安禅院、万亩花卉以及工业旅游区、红色旅游区、采摘观光区等景点,全县是景区、处处是美景、人人是导游、时时处处皆可游,一幅全域旅游新画卷在龙乡大地徐徐展开,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9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黄陵旅游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李延平: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全面促进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更高层次发展,努力把黄陵打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地和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文化旅游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