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延安十大文化事件(2018年度)

[ 来源: | 作者:本站 | 发布时间:2019-03-06 | 浏览:2883次 ]

延安十大文化事件(2018年度)

1、坚持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坚定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及五年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规划,不断增强文化引领、文化品牌、文化惠民、文化创新,扎实推进延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

2、公共文化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成功举办了第35届“延安过大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被文化部、财政部评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53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超额完成省考指标任务,建成达标率69.6%,“两馆”免费开放率100%。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市图书馆、吴起县图书馆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馆,延川、宜川等7个县区图书馆被评定为三级馆。

3、“135”艺术工程成绩斐然。

创作大戏剧13部、小戏(小品、曲艺歌曲)106部(首),编排了话剧《人生》和《亲格蛋蛋的红黄蓝》,复排了红色历史舞台剧《永远的长征》;落实资金639万元,购买公共演出2080场。

红秀《延安 延安》荣获CCTV《魅力中国城》年度魅力旅游演艺项目奖。

4、纪念“5.23”《讲话》活动丰富多彩。

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之际,举办了第二届延安5·23民歌艺术节系列纪念活动,青少年才艺展演大赛、陕北民歌大赛、“新文艺从这里出发”主题文艺晚会等6项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广泛。

5、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扎实推进。

举办了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和陕西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

争取专项资金800万元,推进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建成县级非遗综合馆8个、非遗传习所15个,陕北说书馆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

富县泥塑等4项被列入陕西省第六批非遗名录,新认定45人为市级第三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新建了安塞冯家营等三个民俗文化村。

安塞区文化文物馆被评为全国非遗保护先进单位,安塞区、子长县、洛川县、延川县文安驿镇被评为2018-2020年陕西省民间艺术之乡。

6、文化市场监管再上新台阶。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行动,持续开展净网、护苗、秋风等“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舆论环境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网吧、娱乐场所、新闻出版市场安全有序。

市“扫黄打非”办(设在市文广局)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7、举办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安塞区、宝塔区、子长、富县等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农民丰收艺术活动,庆祝首届“中国民丰收节”,助力乡村全面发展。

麻洞川乡作为陕西省三个入选全国庆祝中国首个“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点”之一,成功举办了农民庆丰收活动。市曲艺馆陕北说书《延安苹果满山山红》,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苹果节博览会文艺晚会的演出。

8、安塞腰鼓再展丰采。


安塞区民间艺术培训中心舞蹈队精心排演的《威风腰鼓奔小康》代表陕西在北京参加了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并应邀参加2019年CCTV春晚。

9、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歌颂新时代。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了主题音乐会、重温习总书记“讲话”座谈会、广场舞大赛、文艺工作者采风与汇报活动、首届“韩起祥”杯陕北说书大赛、农民工才艺大赛等10项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歌颂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辉煌成果。


10、文化园区建设成效显著。